本站訊 (通訊員 張立傳)刁口河,為1964~1976年黃河入海故道,全長約52千米,是黃河三角洲上第9條黃河入海流路,也是黃河首選備用入海流路,其入海口分布著山東省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北區)。
1976年黃河改道以后,至2010年,刁口河停止行水34年。流路由于長期備而不用,缺少淡水補充,出現了河道萎縮、濕地退化、海岸線蝕退、生物物種減少、生態環境惡化等嚴重問題。據統計,1976年至2000年,24年間,刁口河沙嘴最突出部位(0米線)蝕退距離為10.5千米,平均蝕退距離為7.67千米,蝕退面積為115.1平方千米。針對刁口河流路的現狀,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及時決策部署,2010年6月24日,在黃河第十次調水調沙期間實施了黃河三角洲生態調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復過流試驗,使停止行河34年的刁口河重新煥發生機。自2010年起至2019年底,刁口河累計生態補水2.43億立方米,刁口河沿線生態得到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惡化的不利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善黃河河口地區生態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水利部有關防御超標洪水、排查隱患點和風險點的要求,檢驗黃委各級、各部門防汛準備情況和實戰能力,進一步提高防洪調度和應急處置水平,黃委決定結合汛前水庫騰庫迎汛,于6月24日正式啟動2020年防御大洪水實戰演練。此次實戰演練目的之一就是實施黃河下游生態調度,為河口三角洲補水,改善河口生態。6月29日,刁口河生態補水全面啟動,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此次生態補水推進速度之快創歷史之最,水頭從開閘放水到目的地時間僅用了133小時。截止7月8日8時,刁口河渠首累計引水量1881.2萬立方米。樁埕路以下過水量149.1萬立方米。為全面記錄刁口河生態補水過程,河口黃河河務局組織開展了刁口河生態補水航拍活動,下面通過航拍鏡頭帶您欣賞一下刁口河生態補水的魅力。
圖1. 航拍黃河水通過崔家控導節制閘涌向刁口河
圖2. 航拍黃河水通過羅家屋引黃閘奔向下游
圖3. 航拍黃河水通過刁口河孤河路橋河段
圖4. 航拍刁口河生態補水樁埕路河段
圖5. 航拍刁口河樁埕路以下河段
圖6. 航拍刁口河生態補水最下游的飛雁灘節制閘河段
圖7. 航拍等待受水的山東省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區)核心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