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華,全國水文職工中普通的一員, 2007年10月第四屆全國水文勘測工大賽一等獎(第二名)獲得者。李清華靠得一身扎實過硬的技術本領,扎根基層,一直堅守在技術難度大、測驗環境艱苦、工作強度稠的長江水利委員會荊江水文局藕池水文站工作,在水文這個沒有硝煙的陣地,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才智。
水文工作就是監測、收集雨水情與水資源動態信息。水資源優化配置的合理利用、防洪的科學調度、水環境的治理保護依賴水文信息作支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工作。長江荊江河段南岸有“四口”分流,自上而下依次為:松滋河的松滋口,虎渡河的太平口,藕池河的藕池口和華容河的調弦口。“四口”分泄荊江洪流注入洞庭湖,與湘、資、沅、澧四水匯合后于城陵磯出長江。李清華所在的藕池水文站就控制著藕池口分流,直接為長江三峽工程服務,為長江荊江河段及洞庭湖防洪、水資源合理調配、河道整治等提供水文資料。
要治水,首先就必須知水,了解和熟悉水流沙流運動的規律和特征。1994年7月,從水利學校畢業的李清華來到藕池水文站,一頭埋進河汊灘涂和數字堆里,像一塊干燥的海綿,如狼似虎,孜孜以吸水文業務的真諦,業里業余,他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水文技術的學習和琢磨上。此后,李清華先后參加了長江“98大洪水”藕池河段的流量測驗、長江水文新儀器新技術的升級及應用、湖北清江水布埡電站截流水文測驗、南水北調“引江濟漢”工程測量、湖南小墨山核電廠項目水文觀測等重大活動,理論和實踐的粘合歷練,李清華把水文業務中的測、算、整、報都爛熟于心,應用自如,成為長江水文的佼佼者。
水文工作又苦又累,同時還有危險。水利的時候,水文人擔負著收集河段的水位、降雨量、流量、含沙量等資料的使命,勞動強大大,重復性多、枯燥寂寞,水文人習以為常了。水害的時候,水文人除了要做好平時一般性工作外,還有潛在的生命危險。1998年長江發生大洪水,荊江分洪工程即將啟動,分蓄洪區的老百姓在當地政府的有序組織下,紛紛撤離居住地,而此時堅守陣地的就是水文哨兵,政府分洪決策的依據來源于水文變化的數據信息,此時此刻,水文測驗分分秒秒的信息對政府的決策者、對百姓大眾來說,勝似“抵萬金的家書”。荊江分洪區測量水位的幾組水尺均設在藕池水文站的轄區,分管外業測驗的組長李清華不畏艱難和險阻,7次穿越已無人煙的分蓄洪區,趕到到各個觀測站點進行水尺設備的安裝、測量和調試,為分洪測驗做好了安全靠牢的技術準備,贏得了當地政府的贊譽。13年來,不善空談的李清華就這樣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埋頭拉車,不問回報,默默無聞地為社會奉獻著。
2006年,做了水文站站長的李清華身上的責任更大了。在業務管理方面,他結合本站實際,制定了嚴格的崗位責任制,明確職責的職工有了表現個人的空間,李清華利用這一契機,頻繁地激活職工學習業務的熱情,他親任教員,按照學習計劃,把自己掌握的水文技術和工作經驗不遺余力的傳授給職工,提升了本站職工的整體業務素質,使站里成果質量年年取得全部優質的好業績。在強化職工業務素質的同時,李清華個人努力在水文業務技術方面創新。在實踐中,他改進AYX2-1積時式采樣器,延長了儀器適用流速范圍并解決了低流速偏角過大的問題;分析完成了積時式采樣器進行全斷面混合法施測輸沙率的方案,在應用中獲得了良好的科學實用效果,同時,也降低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
用行動詮釋人生
來源:
時間:2007-11-19 00:00:00
點擊數:
相關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