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水文明正因三峽工程而改寫
2019-02-15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黨組書記、副總經理李永安在接受新華網記者獨家專訪時說,三峽工程是治理長江、根治水患的骨干工程,是調整我國能源結構、促進全國電力聯網的關鍵性工程,是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
-
司水之神
2019-01-07人類的童年實在是受苦受難的童年。那時,我們原始時代的先祖尚處于使用石器、青銅器的幼稚狀態。一場炎旱,數道洪峰,不知要奪走多少生靈。人們無法控制自然力量,不能理解大自然變幻莫測的現象,當然,對于
-
行走在古運河的歷史文化長廊里
2018-12-28(浙東古運河畔的鹿湖園。) 在浙東古運河紹興段,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歷史文化景區密布。行走在古運河邊,仿佛穿行在長長的歷史文化長廊里:知章醉酒、宋代木船、水利古物、各式石橋、阮氏酤酒、蔡邕椽笛
-
淮河三花
2018-12-11秀麗的淮河,從桐柏山發源,曲流宛轉,滋潤著中原大地,哺育著兩岸兒女。千百年來,引得文人薈萃,詩文繁衍,更造就了優美的民間藝術。“淮河三花”,恰似淮河岸邊濃香四溢的幽蘭,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
-
酈道元和他的《水經注》
2018-09-28在中國古代地理學家中,有一人被稱為“中世紀最偉大的地理學家”,他就是酈道元。酈道元勤奮好學,歷覽奇書,一生足跡遍及半個北部中國,在此基礎上撰著《水經注》四十卷,是我國古代地理學名著,歷來研究《
-
中國油畫的《大河上下》
2018-09-21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中國油畫精選展示,使熱愛藝術的人有了一個飽攬精品的機會。經過近兩年時間的醞釀、發動和籌備,由中國油畫學會發起并會同文化部藝術司、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共同主辦
-
《清明上河圖》之謎
2018-09-15在中國美術史上,《清明上河圖》可謂是一幅最具傳奇色彩的作品,也是歷朝歷代被臨摹最多的一幅作品。從古至今關于《清明上河圖》版本的考證、真偽的爭辯有著許許多多的傳說和不解之謎;千百年來歷朝歷代的皇
-
6000年前太湖西部人類如何生活
2018-05-236000年前人類如何生活?這是很多人都好奇的。剛剛結束的溧陽市社渚鎮孔村神墩遺址的考古發掘,不僅填補了太湖西部古文化的空白,而且還能據此大致推測出6000至7000年前人類的生活場景。 南博考古人員
-
三“滴”水 折射蘭州文化
2018-04-02說到“水文化”,大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黃河,還會說黃河是母親河,是蘭州的“名片”之一。可是,關于黃河的具體知識大家了解多少?關于黃河蘭州段過去的或是現在的故事又知道多少?不多。至少我是這么想的,
-
書中的水文化
2018-03-16搜尋中國的文化典藉,幾乎所有有史記載的文字,都蘊涵著豐富的水文化的內容,對水的描寫、吟哦、歌詠,也一如那些被視為永恒的題材,成為世代文人筆下曠古不衰的文學母題。一部中國文學史,倘從水文化的角度
-
他們是創造艇仔粥的人--嶺南人來自水上
2018-02-141921年-1925年 歷史精神 只為爭取做一個平民的權利 自從周朝平定天下,把人劃分為“國人”、“野人”兩大類以來,歷朝歷代一直沒有能擺脫對各階層的政治權利區別對待。疍家人生活困苦
-
鄭和因何打動世界
2017-09-29一位叫孟席斯的英國退休海軍軍官,14年潛心研究鄭和。他遍訪120余國,到900多個博物館、檔案館和圖書館查詢資料,3年前出版《1421:中國發現世界》一書,以大量史料論證:鄭和發現美洲新大陸,應比哥倫布早7
-
航海是推動世界社會發展的偉大事業
2017-08-30今年7月11日是國務院設立中國“航海日”一周年紀念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愛我藍色國土,發展航海事業”。設立“航海日”,成為華夏民族“熱愛海洋,崇敬航海”的藍色文化日,是我們國家的一件大事,主要體
-
水文文化與江西水文事業發展
2012-02-29水文文化與江西水文事業發展 譚國良 一、江西水文文化建設的實踐 “十一五”以來,江西省水文局結合新的時代特征,推進水文文化建設,激勵廣大干部職工投身大水文探索,把大家的思想、精
-
“南水北調精神與文化”征文活動公告
2012-02-15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為提升南水北調精神與文化影響,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與光明日報社聯合組織開展“南水北調精神與文化”征文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